欢迎您来到安博会,上海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官网,上海安博会官网官网
上一张 下一张
  • 0>
安博会 SPS

【独家】揭秘上海迪士尼乐园安防系统设计炼成记


协会秘书处    庄琛   2016-04-01   

国情、规范、需求、技术和现实的有机组合——迪士尼安防系统设计概要

       

        当迪士尼降临中国,对于中国的孩子最为期盼的无疑是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米奇和米妮,而对于安防圈的各位来说有两个问题似乎比米奇和米妮更具吸引力。除了一个永远会被问及的品牌及架构问题外,新的一个疑问就是迪士尼的安防系统是否需要符合中国国家和地方的技防规范以及迪士尼是怎么做的。

       让我们先来解构第二个问题,因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完全依赖于第二个问题的。其实这个问题不但困扰着“提问者”,作为当事人的投资方迪士尼、迪士尼的工程师以及相关的方方面面都似乎深陷于这个困扰之中。不可否认,中国和美国在安防的某些方面的确有着一定的不同,诸如报审流程。于是乎在规划阶段,确定这个问题成了重中之重。在经过一系列的中美专家间的讨论和会议之后一个似乎很有悬念的问题被一个很无悬念的答案解答了。真正决定一个安防系统形态的并非哪国的规范,更非哪国的技术先进而听哪国的;其本质是决定一个系统的根本是应用的需求,各国看似不同的规范本质上反映的是各国不同的安防需求,或者说以当地文化和社会形态为背景的安防事件的管理模式和要求。以此来看,中国和上海的安防规范所体现的就是中国和上海的安防需求。作为一个建造在上海的迪士尼乐园,且其主要的受众就是中国和上海的民众,那么不可否认体现中国和上海的需求就是其核心,而需求的具体化落实就是规范的执行。言及于此,“提问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也已经解答,可以说在规划阶段,迪士尼安防系统最核心的目标就是本文的题目“国情、规范、需求、技术和现实的有机组合”。

       当规范的符合问题一旦解决,就进入了具体的架构定义和详细设计阶段。一个安防系统的顶层平台设计除了规范的符合原则外,如何满足管理者的应用目标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指标,从某种意义上看又回到了前文所述及的“需求”问题,只是此需求表现的层次略低于前文所述及的“需求”。 但是即使层次略低也是不容忽视的。简而言之此阶段就是确定一个特定环境下(迪士尼)技防策略的驱动模式。常见的驱动模式有两种:视频驱动型,此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平安城市监控,其显著特点是顶层安防平台以视频系统为核心,以浏览图像为重要管理手段,其他的报警系统要么独立要么以从属形态向视频系统提供信息(也同样存在交互);报警驱动型,此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一些跨国企业的分布式研发中心和少量的安保中心间的管理形态,由于被管理实体和管理者之间形成了M:1的模式(当然实际也可能是M:N,但其特点是M一定大大多于N),管理者已经不可能采用视频驱动型模式,(即使他想采用视频驱动模式),此时的管理形态往往是以接收报警(或门禁)信息,以报警为核心,由报警(或门禁)系统联动视频系统进行复核的工作形态。此时视频是以报警(或门禁)系统的从属平台存在,其向报警平台提供信息(联动视频和少量的主动操控的视频)。有意思的是迪士尼恰好属于两种形态的混合。在游客区(乐园、酒店和“零售、餐饮和娱乐区”)迪士尼的安防工作模式是视频驱动型的,特别是在游客区更注重于实时的图像监控;而在工作区(员工工作的场所,非游客区),其安防管理模式则更偏向于报警驱动型,实时图像往往并不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既然业务模式是视频驱动型和报警驱动型的混合,那么势必其核心平台的构建是视频与报警平等的一个系统,两者并重,互为通讯(采用商业化的通讯中间件实现两者间的信息互联)。

        架构定义决定了安防平台的基本形态,而形态的展开则有如画卷一般,同样精彩纷呈。《本市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和迪士尼的要求恰恰在同一时间点擦出了火花,国际上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就是数字化,迪士尼正是遵从此发展趋势而构想上海迪士尼园区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而《基本技术要求》的执行将中西方的思想和需求完美的融合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迪士尼的安防系统正是按照《基本技术要求》实施的一个建立在数字化网络之上的全数字化系统。无论是高清摄像机的标准、前端备用存储的构建、网络的层次、线速交换机的应用、高密度存储技术的构建、偏位探测的实施、技防监管平台的通讯乃至GB/T 28181协议的转换外链,还是虚拟机技术的应用、多层面的数据通讯、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无一不是将崭新的IT技术应用于安防管理,并籍此跃上新的高度的一种尝试。而这种尝试可以说中美双方完全是不谋而合的,可以说吻合度达到90%以上。进一步对此问题加以思考,可以很明确地看到其“一致性”背后的驱动力无非还是“需求”二字。利用新的IT和数字化技术可以毫不费力地建起一个具有超高灵活度、超高可靠度的安防系统。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您可以想象一个模拟矩阵能对几千个摄像机实现偏位检测吗?至少我至今没有见过,而一个达到几千台摄像机的安防系统中有若干摄像机因各种原因而偏离了原有的监视目标又是如此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将《基本技术要求》和迪士尼自身的应用需求相结合而进一步地来考虑全数字化的意义,不难发现如果仅仅将数字化理解为“清晰”、“低成本”、“易于扩展”、“灵活”等等,实际是一种极其狭隘的理解,当然简单地理解为“跟上潮流”就显得更加无意义, 而《基本技术要求》所推行的全数字化架构其本质是将一个安防系统从“质”的层面带上一种新的高度,更多的功能、更丰富的对外接口、更稳定的结构形态、更人性化的操作,乃至更绿色环保和节能的运行状态。正如前文所说的中美之间想象中的冲突没有发生,反之所体现的是中美安防人士之间的一致性。而其本质又一次回到本文的题目“国情、规范、需求、技术和现实的有机组合”。

       另一个“触动神经”的曾经想象中的冲突是“报审流程”,在美国仅需要在建设前进行一次报审,类似中国的扩初报审,但略要具体;而根据上海的技防规范至少有方案报审,工程结束后的性能测试和技防最终验收(注:此处说明是以2012-2013迪士尼实际工作情况作描述,当时尚未完全实现网络报审流程)。迪士尼项目的报审流程实际从“三步走”走向了“七步走”,而事实证明“看似化简为繁,实是化繁为简”。 迪士尼在概念设计阶段由技防办、相关政府部门和迪士尼业主方反复商讨,制定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基本要求及办事程序”,此“基本要求”为此后的工作指出了明确地方向;在详细设计阶段前又在技防专家组和设计院的协助下完成了“上海迪士尼 主题乐园、酒店、‘零售、餐饮和娱乐区域’及所属片区 安防系统框架设计书”,将各种技防规范以具像的形式固化到一本以迪士尼业务需求为出发点的设计说明中;更为重要的是在详细设计阶段中由技防专家组对早期的设计图进行无一遗漏的预审,实现了当迪士尼还是一片泥地的时候,当设计尚在迪士尼和设计院工程师电脑中的时候就纠正了其中的疏漏和错误;在详细设计阶段后按技防流程进行方案评审(部分区域和建交委联合评审);施工阶段前由迪士尼协同工程商对核心部位构建1:1的实样模型,并送三所检测,从而做到将构想中的系统转换成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平台;在施工阶段在技防办和专家组的主持下定期实现多方会议,不定期现场走访;竣工阶段则按技防流程进行验收。众所周知,一个安防系统的构成实际并不仅仅是安防设备本身,特别在数字化环境下,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网络、布线、服务器、软件许可等等,一个摄像机位置的变动可能造成布线的调整,一个摄像机的增加在极端情况下可能要增加一套配线架,甚至一个机柜。不难想像如果没有一整套看似复杂繁琐的前期报审和工作流程,在正式评审中即使有5%的修改,其绝对值也许会远远超过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几倍都不止,对于迪士尼这样一个超大型系统这是一种灾难。有赖于该“复杂”流程,实际方案评审中修改量大约仅有0.5%,甚至更低。对于业主而言,这样的结果肯定是喜闻乐见的。由此不难看出流程的简单或者复杂仅仅是一种表象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流程本身无意义,而其蕴含的实质以及输出的结果才是真正建设方、承包商所关心的。 一个环节也好,三个环节也好,更多环节也好,其结果还是本文的标题“国情、规范、需求、技术和现实的有机组合”。

 

 

     文及此处,我们可以理解到,一个项目的实施或者说成功的实施实质上是有很多的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单方面的优秀并不能对系统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而通盘考虑各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对一个项目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国情”代表了本地的文化和习惯,而进一步的引申则是在其上建立的法律和法规;“规范”从国情而来,除了代表文化和习惯的规范化外更代表了前瞻性的发展指引;“需求”则体现了项目所在地区的管理机构、项目投资机构、项目管理机构乃至更多相关人员当前以及未来运行、管理、维护、升级的行为模式;“技术”则是项目的具体表现,既受前三者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前三者;“现实”则由诸多含义组成,既是想法和目标的体现,又是想法和模式的“桎梏”,可以说是一种限制,投资、工期无一不是针对项目的“现实”,而“现实”本身又是最现实的,前四者无一不受其影响。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和运行恰是在这五者间平衡的结果。无论是刻意也好,偶遇也好,迪士尼的安防工程在中美双方专家团队的齐心协力下,整合了五大要素,正逐渐从理念走向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摄像机,一幅幅实实在在的画面。

                                              ——庄琛 迪士尼首席度假区通讯基础设施工程师